站内搜索


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 科室介绍> 案例2
科室介绍
联系我们

宁德市中医院

地址:福建省宁德市东湖路16号

医院咨询电话:
0593-2886169
0593-2093018

班外咨询电话:
0593-2822256

案例2

发布日期:2021年05月15日

杜某某,男,86岁,20200305日初诊。

主诉:头晕10余日。

病史:10余日前患者因天气变幻无常出现头晕,初始为阵发性,休息片刻后可缓解,未予重视,近来头晕加重,持续整日,遂来求诊。辰下:头晕,偶感天旋地转,平素腰痠,疲乏无力,活动后气喘,大便干结,小便如常,舌淡苔白,脉沉。

处方:六味地黄丸改汤加减。

生地12g         山药9g         山萸12g       茯苓20g

 泽泻12g        丹皮9g        黄芪30g        党参12g

 葛根45g       天麻12g       钩藤12g(后入)       鸡血藤20g

牡蛎30g(先煎)

6剂,日一剂,水煎服,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。

二诊(20200312日):患者诉药后头晕减轻,仍有腰痠,偶感少腹郁闷不舒,大便干结,舌尖红苔黄,脉沉。予上方改黄芪40g,加枳实12g、火麻仁9g,续服6剂,煎服方法同前。

三诊(2020319日):患者诉药后诸证皆缓,偶感头晕,腰痠时痛,舌淡苔白,脉沉。予二诊方去党参、葛根、鸡血藤,改山药12g、山萸9g、火麻仁12g、钩藤20g,加石决明20g(先煎)、代赭石20g(先煎),再服14剂后,头晕未作,腰痠缓解,余症皆较前大有改善。嘱患者坚持随诊服药2月余,以巩固疗效,防眩晕再次发作。

按语:眩晕一证,最早见于《内经》,并称之为“眩冒”。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,晕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的旋转,两者常同时出现。《素问》云:“丈夫八岁……六八,阳气衰竭于上,面焦,发鬓颁白;七八,肝气衰,筋不能动,天癸竭,精少,肾脏衰,形体皆极;八八,则齿发去。”

苏寅老师认为:本案患者年过八旬,肝肾不足,肾精亏虚,髓海失养,发为眩晕。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,肝乃风木之脏,肝肾不足,阴虚生风,发为目眩;腰为肾之府,肾精不足,腰府失养,见腰痠;气虚乏力,清阳不升,浊阴难降,故见身困;肾为气之根,主纳气,肾脏衰,摄纳无力,故见活动后气喘,正如林珮琴在《类证治裁》中所言:“肺为气之主,肾为气之根;肺主出气,肾主纳气。阴阳相交,呼吸乃和。”肾阴亏虚,虚火内生,灼伤津液,大肠干燥,传导失司,污水行舟,故见大便干结。结合舌脉,四诊合参,辨证为气阴亏虚,肝肾不足,阴虚阳亢证。

吾师治以益气养阴,健脾补肾,平肝潜阳,方投六味地黄丸改汤加减。六味地黄丸原为小儿肝肾不足而设,后世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,并取得较好效果,尤其在眩晕方面。原方中熟地滋阴补肾、填精生髓,山萸补肝养肾涩精,山药健脾益肾,平补三焦,即谓之“三补”,吾师易熟地为生地,以免熟地过于滋腻而碍于脾胃运化;泽泻泄肾火,茯苓渗湿健脾,丹皮清泻肝火,此谓“三泻”,泄湿浊而降相火。加用天麻、钩藤、牡蛎取天麻钩藤饮之意,平肝息风,重镇潜阳;鸡血藤养血活血,舒筋活络,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云:“其藤最活血,暖腰膝”;党参健脾补气生,黄芪补气健脾,葛根升阳生津,三药合用,以补中气,升清阳。

二诊时患者诉服药后头晕减轻,仍有腰痠,身困,偶感少腹郁闷不舒,大便干结。吾师加大黄芪用量,以增补气健脾之力;加用枳实、火麻仁以润肠通便,泄浊气。三诊时患者诉诸证皆缓,头晕发作次数减少,仍有腰痠时痛,知清阳渐升,故去葛根、党参、鸡血藤,减山萸量,增山药、钩藤、火麻仁用量增补脾平肝润燥之力;加用石决明、代赭石,合天麻、钩藤、牡蛎共奏平肝潜阳之功。如此服药十四剂后,眩晕即止,腰痠缓解,嘱患者继续守方随证加减治疗2月余,以稳固疗效,以免眩晕再作。

 


版权所有,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 非授权允许,不得转载本站信息,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20225号-1

地址:福建省宁德市东湖路16号 邮编:352100 电话:0593-2822256 传真:0593-2077700